-
汉朝历史政治
汉朝官制实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较大的权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长 ;太尉管军事,是武官首长 ;御史大夫掌监察,辅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 。而在汉朝,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必须做御史大夫后才能做丞相。而在御史大夫之下,还设有御史中丞,掌管宫内事务 。九卿则是太常(掌祭祀鬼神)、光禄勋(掌门房)、卫尉(掌卫兵)、太仆(掌车马)、廷尉(掌法律)、大鸿胪(掌礼宾)、宗正(掌皇帝族谱)、大司农(掌全国经济)、少府(掌皇室财政) 。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皇权,皇权开始大幅膨胀,尚书令的地位大幅抬升 。汉武帝将身边重臣如严安、主父偃、朱买臣等为郎加以侍中,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又称内朝)。原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外朝。
汉朝的选举制度是察举制,以地方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复核;复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西汉时称秀才,东汉避光武帝名讳改为茂才),均须经过中央覆试。武帝时期设置太学,是古代第一所公办学校,专门培养才学之士。
东汉时期,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你举荐个人,还要看看他有什么本事。汉朝早期实行征兵制度,男子二十三岁起至五十六岁之间,服役两年。一年保卫京师,名为正卒;另一年戍守边郡,叫做戍卒。正卒分为两支,一支为南军,守卫宫城,另一支为北军,保卫首都其他地区。
-
汉朝历史专题(一)
-
汉朝历史专题(二)
-
汉朝
-
汉朝历史人物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孙敬(东汉著名政治家,纵横家)
中行说(历史上第一个汉奸)
张衡(汉赋四大家之一)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刘胥(汉武帝刘彻之子)
解忧公主(一生嫁给父子三任乌孙王的公主)
蔡文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李夫人(汉武帝最爱的女人)
王昭君(连嫁祖孙三代的美女)
阴丽华(东汉光烈皇后,汉光武帝刘秀专情一生的女人)
王政君(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
华佗(建安三大神医之一)
赵飞燕(三千宠爱在一身,汉朝时期成帝皇后)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奇才)
马面
万脩
燕赤凤
迦旃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阿尼律陀(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优婆离(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阿难陀(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罗睺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许负(古代第一女神相)
须菩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富楼那(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毕岚(东汉宦官,十常侍之一)
目犍连(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阴兴(东汉将领)
孙璋
摩诃迦叶
朱宇
郭胜(东汉宦官)
阮氏女(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
赵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