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儒尚法
汉代在立国时用无为而治之法,文景时期,又用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儒家和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不仅强调无为,还注重礼与德的作用,既承认法律的重要性,又坚持约法省简,务在安民 。而从汉武帝之后,统治者又确立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并辅之以法家思想为法制指导思想,其中心是“德主刑辅”,即先用德礼教化,教化无效再施之以刑罚。这种刚柔相济的治国之道,成为汉武大帝以后汉王朝法制的指导思想。
这一思想对后世历代王朝的立法影响很大。汉宣帝曾有名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便是这种思想的精辟阐述。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所毁坏的很多文献书籍,通过汉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和发掘记录得以重现,包括五经当中的古文尚书,也是这时候发掘整理出来的。汉武大帝采纳董仲舒、公孙弘等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经学成为学术主流。
据历史学家黄现璠考证儒学独尊之时代背景时,曾说:“儒学独尊之原因,在客观条件上是由于汉至武帝,六十余年间,社会经济已呈繁荣;帝王集权亦经树立;学术思想自然趋于统一。盖诸家学说皆与帝王集权冲突,如墨家主平等,道家主放任,等等,皆不利于帝王集权。儒家与民言服从,与君言仁政,正合帝王专制之治。加之,儒家学说范围极广,言训诂注疏校勘典章制,甚至阴阳五行等,皆可附从,故得信仰者众。
为此,武帝乃行董仲舒之议,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儒学遂取得独尊地位。于是,五经博士弟子以及用儒生,行夏时即于此时开始。博士儒学参与实际政治,已非文景时具官待闲。”
-
汉朝历史专题(一)
-
汉朝历史专题(二)
-
汉朝皇帝
-
汉朝历史人物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孙敬(东汉著名政治家,纵横家)
中行说(历史上第一个汉奸)
张衡(汉赋四大家之一)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刘胥(汉武帝刘彻之子)
解忧公主(一生嫁给父子三任乌孙王的公主)
蔡文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
李夫人(汉武帝最爱的女人)
王昭君(连嫁祖孙三代的美女)
阴丽华(东汉光烈皇后,汉光武帝刘秀专情一生的女人)
王政君(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
华佗(建安三大神医之一)
赵飞燕(三千宠爱在一身,汉朝时期成帝皇后)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奇才)
马面
万脩
燕赤凤
迦旃延(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阿尼律陀(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优婆离(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阿难陀(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罗睺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舍利弗(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许负(古代第一女神相)
须菩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富楼那(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毕岚(东汉宦官,十常侍之一)
目犍连(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阴兴(东汉将领)
孙璋
摩诃迦叶
朱宇
郭胜(东汉宦官)
阮氏女(中国古代四大丑女之一)
赵典